3月15日,遼甯省醫保局下發通知,開始第二批帶量采購續約,并明确第二年帶量采購從今年5月1日開始。
遼甯省本次帶量采購續約關于醫院報量部分有兩大點特别值得關注:
其一,沒有量的醫院可以報量了。
作為帶量采購中選産品,有着天然的市場準入優勢,作為中選企業是否有效利用這個優勢,成功開發了新的市場呢?
其二,去年已經報量的醫院,報量可以上浮10%,即使患者要求強烈,最多上浮200%。
從目前醫院的采購情況來看,媒體屢有曝光患者買到中選産品難,但,我們看到各省很多帶量采購中選産品的銷量一直都是超出此前醫院的報量,由于帶量涉及到醫保提前預付,所以,筆者認為這條規則主要是為了減輕激增的采購量帶量的預付壓力,所以在一些醫保資金不是那麼寬裕的地方,續約時,就開始有意識地限制醫院的主動報量了。
醫院主動增加報量被限說明了什麼?這點充分反映出了藥品價格降低之後,此前因為價格問題被抑制的疾病診療的需求。
我們來看最近一個案例。3月5日,陝西省洋縣醫保局公布了第一批帶量采購中選産品采購情況。陝西省洋縣地處漢中市,百度百科資料顯示,該地下轄3個街道、15個鎮,常住人口38.7萬人,2018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40.06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36176元。
這并不算是一個發達地區,價格大大降低的帶量采購中選産品展現出了旺盛的需求。
規格為20mg的阿托伐他汀,洋縣人民醫院的合同量隻有2214盒,實際采購量32864盒;洋縣槐樹關中心衛生院合同量4盒,實際采購量3466盒;洋縣中醫醫院合同量1000盒,實際采購量25056盒。
規格為10mg的阿托伐他汀,洋縣人民醫院合同量11857盒,實際采購量16888盒;洋縣黃家營鎮衛生院合同量35盒,實際采購量60盒;洋縣戚氏街道辦事處衛生院,合同量93盒,實際采購量483盒。
從醫院覆蓋面上來看,顯然阿托伐汀并沒有覆蓋所有的醫院,兩個規格的阿托伐他汀隻覆蓋了5家醫院,洋縣金水鎮中心衛生院、洋縣謝村鎮中心衛生院等等均未覆蓋,覆蓋率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所有已經覆蓋的醫院,采購量都是大大超出預期。如,規格為20mg的阿托伐他汀,合同量隻有3218盒,但實際采購量為63604盒,近乎約定采購量的20倍。規格為10mg的阿托伐他汀,雖然采購量飙升不像20mg那麼多,但是也是遠遠超出了合同量。
藥脈通副總王鵬表示,帶量采購中選僅僅就是代工廠嗎?帶量采購的報量和實際采購量都是市場一個強有力的數據反饋,說明産品在一省、一市到一家醫院的産品知識的普及程度,難道洋縣其他醫院就沒有需要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嗎?有可能是相關知識還沒有普及到那些醫院。
但是,帶量采購中選産品價格極低,怎麼去做學術推廣?
王鵬表示,國家層面帶量采購常态化和省級帶量采購在2021年加速推進,仿制藥市場進入“新普藥”時代,這對藥企營銷提出新的挑戰:一方面要求營銷速度必須足夠快,在帶量采購前,盡可能拓展、占有市場;另一方面,當産品營銷空間被極大壓縮後,必須要營銷創新,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推廣産品,借助互聯網強大連接功能,實現“标準化、集約化推廣”,以通過乘法原則,以遠低于傳統模式的推廣成本,實現高效、精準地覆蓋,這才是目前藥企應對“新普藥”時代唯一的路徑,這也才是利用帶量采購中選優勢,普及更多患者,做大市場唯一路徑!
聲明:本文系轉載藥智網内容。